上海要债公司讲述为一天100元钱的零工收入,静海男子郑远(化名)打起了官司
- 时间:2024-10-23
- 点击:110
- 名称:事诚上海讨债公司
- 来源:https://www.ahcjjzzs.com/
记者|张照东 高立红
为一天100元钱的零工收入,静海男子郑远(化名)打起了官司。有人认为100元不多,不值得大动干戈,可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不但支持了当事人的诉请,还共情了当事人的处境,没等当事人申请执行,就主动帮当事人把钱要了回来。一般情况下,标的额在5万元以下的案件在法院算“小标的”案件。在静海区法院,很多当事人为几百元、几千元,甚至100元钱打官司,直到申请执行。“‘小标的’案件的最终结果处理得好,会赢得口碑,反之,则可能让当事人对法律的公平正义产生怀疑……”
【案例1】
100元欠款要不要执行
本文开头提到的郑远是静海区静海镇农民,忙时种地,农闲的时候就在附近打零工。他为人老实,身体不算强壮,能找到零工的机会不多。一天,工头赵立(化名)招人干活,工钱一天100元,郑远与几个同乡一起被赵立临时雇用。
当日结工后,赵立嫌郑某干活儿太慢,告诉他第二天不用来了,但是当天的工钱并没有给他。
郑远多次找赵立索要报酬都被拒绝,一气之下将赵立起诉到静海法院,法院判郑远胜诉。官司赢了,赵立置法律判决于不顾,觉得法院不会为了100元钱拿他怎样。
静海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刘英说,当时审理此案过程中,了解到郑远经济情况一般,打工赚钱的机会也不多。在别人看来,100元钱顶多是在饭馆吃顿饭,对于他而言,这是自己一天辛苦劳动换来的,更是他作为一名劳动者的尊严。
赢了官司拿不到钱,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如何保证?当事人大概率会再耗费精力申请法院执行,但是万一采取极端措施,就可能会留下社会隐患。于是,刘英联系到被告赵立,向他说明事情的利害,督促他马上履行法律判决。最终,赵立将100元钱给付了郑远。
【案件总结】能为100元钱打官司,说明当事人是个较真的人。在乎的不只是钱,更是理。赢了官司拿不到钱,有可能比不赢官司还要憋屈。兑现胜诉权益,才能让当事人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案例2】
熬到深夜23点 逼他凑足欠款
天津市某制造企业在静海区和河北省青县有4家工厂,工人都是由静海区劳务派遣公司提供。工人与劳务派遣公司签劳动合同,制造公司与劳务公司签合同,每月按时把工人的工钱打到劳务公司账上,再由劳务公司发给每位工人。不料,劳务公司老板把工资款挪用并赔光了,起初还能拆东墙补西墙地把工资发下来,到后来发不出来,干脆就关门溜号了。公司人去楼空,工人到法院起诉讨薪,拿到胜诉判决后又申请强制执行。
2021年末,疫情期间,100多名工人聚集在已经关门的该劳务派遣公司门前,一起找老板要钱。
及时为100多名工人拿到欠薪,一方面是为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是为减少不必要的聚集风险。执行法官一次次找到公司老板,逼公司老板挤牙膏一样凑钱,工人被欠的薪水从最初的三四个月,到最后只欠两个月,申请执行人也从100多人减少到了40多人。
执行到了穷途。能调查的途径都调查了,得到的回复都是“没有可供执行财产”。眼看离春节越来越近,这40多人的两个月工资,加起来也有几十万元,如果不能兑现,工人们就过不好年,法官们也跟着着急上火。
“沈法官,老板露面了。”2022年春节前,认为已经“没事了”的被执行人出现在关门许久的公司。现场蹲守的申请人电话联系执行法官沈苏晓。沈苏晓没有半点儿耽搁,立即把被执行人“请”到法院。一直谎称自己在外地的被执行人被识破,“勉强”筹集了一部分钱用于执行,并约好其余执行款的给付日期。
然而,到了约好的日子,被执行人人不到,钱也不出。执行法官立即把其拘传到法院,给他讲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有可能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后果。被执行人表示,道理都懂,就是没钱。于是,3名法官在法院给被执行人做工作,从白天到晚上,被执行人熬不下去了,开始不断打电话找人凑钱。一直到当晚11点多,终于把执行款全部凑齐,打到法院指定账户上。就这样,数十名工人被拖欠的工资款终于到账。静海法院的执行法官总算长舒了一口气。
【案件总结】遇上比较难缠的被执行人,执行法官跟着被执行人一起磨,做足思想工作,在法官执行中是家常便饭。这不是法官软弱,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笨功夫。
【案例3】
调解室设在拘留所 现场调解促执行
河北省廊坊市男子陈某来静海区打工多年,平日里开一辆无号牌的货车拉活儿赚钱。行至静海区梁台公路与黄岔村路交口时,与骑电动车的小强(化名)相撞。交管部门认定,二人同等责任。
小强最终落了残疾,为此提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诉讼,获得法院判决各项损失共计18万余元的支持。然而,陈某除了最初在医院垫付的1.9万元,再也没有出过钱。案件进入执行阶段,陈某态度强硬:“我就是个跑车的,刚跑车没多长时间就出事了,我自己的损失也挺大的,没钱赔,也没财产赔,你们要是愿意,就等我以后慢慢赚钱……”
小强的父母不同意:“孩子受伤了,治伤康复都需要钱,不能等以后,现在就得痛痛快快把钱拿来。”
调解陷入僵持中。这时陈某又一次出事故了,因为涉嫌交通肇事罪,陈某被静海区警方拘留,并通过联动机制,把消息告诉法院。
执行法官立即赶到拘留所,在拘留所的调解室里展开了又一次调解。法官的执着打动了被执行人,也感动了申请执行人。双方达成了一次性调解和解协议,小强一方作出很大的让步,标的额从18万余元降至8万元,陈某也立即打电话让家人凑齐8万元给了小强。
此时,当事双方才知道,他们原来是住邻村。陈某表示,以后小强家有需要运输的活儿尽管说话,他全管。双方握手言和。
【案件总结】联合静海区拘留所共同打造“执拘联动”人民调解工作室,由“法官+警官”担任人民调解员,推动涉执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在执行案件中,法官改变“一拘到底”的惩戒模式,充分发挥拘留所特殊阵地作用,由“法官+警官”“强强联合”,进一步提升涉执纠纷实质性化解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案例4】
拘留经理 几十人欠款执结
今年初,静海区团泊新城一家物业企业拖欠了一个保安团队和一个保洁团队的工资款,一共70多万元,虽然核算到每名申请执行人头上,标的额不大,但是涉及几十名职工的工资,属于执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静海区法院执行局多次督促该物业公司履行生效判决被拒后,了解到该物业公司在外地还有经营项目,果断将该物业公司的经理拘留。
该物业公司经理被拘留后,态度明显软化,经协调,当天拿出15万元,一天之后,又拿出10万元,剩下的用北京的一个车位顶账。申请执行人同意了这个方案。一个涉薪执行案终止执行。
【上海要债公司案件总结】每一次对被执行人实行司法拘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有明确财产可执行,被执行人拒不执行或逃避执行的,拘留效果更好些。执拘联动促进执行,是静海区法院执行局拓展执行朋友圈,尽最大可能帮申请执行人兑现胜诉裁判的一个有效方式。实践表明,很多被执行人在拘留室更容易接受调解方案,以期换取谅解,为自己减轻责任。
标题:上海要债公司讲述为一天100元钱的零工收入,静海男子郑远(化名)打起了官司
网址:https://ahcqjzzs.com/73.html
作者:上海讨债公司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以链接形式注明。